淮北:新型煤化工产业推动城市转型发展
| 招商动态 |2016-04-21
淮北市作为国家第二批资源枯竭转型试点市,坚持以创新为动力、以发展战略性新兴替代产业为重点,初步实现由资源枯竭型城市向资源再生型城市转变。资源型城市转型如何“转得稳、转得快、转得好”也是当前淮北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淮北市重点发展煤化工(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基地建设,着力打造新型煤化工产业,积极推进精细化工项目,为淮北的转型发展添上浓厚的一笔。
摒弃老路 尽早谋划新兴产业园区
淮北是一座缘煤而建的新兴工业城市,然而,传统煤化工产业基本处于过剩状态,扭转煤化工当前不利局面,必须彻底摒弃盲目扩产、粗放发展的老路,想办法降本增效,从“做精、做细、做优”着手谋划,发展新型煤化工产业,打造新兴产业园区谋求转型发展之路。
2005年,被誉为“振兴皖北一号工程”的临涣煤焦化工程开工,拉开了淮北市煤化工产业开发建设的序幕。此后,为促进淮北煤化工产业的加速发展,2010年安徽省政府批准筹建省级淮北临涣工业园;2011年,淮北市委、市政府为推动城市转型升级,根据淮北市“一煤独大”的实际情况,做出了以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产业的发展带动全市转型升级的重大决策,并下发了《关于加快临涣工业园发展的决定》;2014年,淮北临涣工业园正式被安徽省政府批复更名为安徽(淮北)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基地,成为安徽省四大化工新材料基地之一。
2015年9月22日,年产18万吨煤焦油加氢及5万吨针状焦联产项目正式签约,该项目总投资7.5亿元,是煤化工合成材料基地产业规划中煤焦油加工产业链条上的重要节点,在延伸基地产业链条的同时,加速了淮北市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尤其是项目达产后可年产5万吨针状焦,这相当于目前全国针状焦年产总量,将打破我国针状焦高度依赖进口的局面。
此外,年产20万吨混合芳烃加氢、年产10万吨己二酸与己内酯项目一期进入调试,年产30万吨烯烃、年产33万吨醋酸乙烯及下游产品联合项目、甲醇制芳烃及下游聚酯一体化项目等正在加快推进。
2015年10月,淮北煤化工基地项目作为安徽省五个大新专项目之一得到安徽省相关政策支持,被确定为安徽省战略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之一,同时,该基地还成功入选全国十大化工潜力园区。
从2011年到2015年的5年间,安徽(淮北)煤化工合成材料基地平均每年创造140亿元产值,年均上缴利税10多亿元,成为淮北市所有工业园区中上缴税收最多的一个。据悉,“十三五”期间,淮北市新型煤化工产业,将被摆上更高位置全力推进。到2020年,力争建成国内产业规模一流、科技创新一流、产业链完整性一流、装备水平一流、绿色循环发展一流的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基地,打造转型发展的千亿板块。“战略布局中,发展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产业是一枚至关重要的‘棋子’,走好这步‘棋’,满盘皆活。”淮北市委书记肖超英说。
创新驱动 打造精细化工产业
科技创新是第一驱动力。淮北市委、市政府构建了煤化工基地“1+2+4”创新体系,引进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天津大学等国内知名科研院所和高校加强创新合作,引进高端人才,推进新技术新工艺开发。目前,基地集中发展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学品和高档合成材料,力争成为国内重要的高端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产业基地。
只有当硬件条件和政策支持准备充分,项目建设才能顺利开展。为做大做强煤化工基地项目,淮北市不断加大基地设施建设,为保证煤化工产业用水需求,淮北矿业集团斥资7.8亿元,启动建设小淮水北调工程。近两年,淮北又投资20亿元兴建全市九个一工程之一的市区至基地快速通道,投资8亿元完善基地基础设施,强力推进淮矿焦化二期等重大项目建设,基地外部环境持续优化、内生动力日益增强。为成功实现煤炭产业快速转型发展,淮北市以新型煤化工产业为基础,以发展煤基新材料为方向,依托区位和资源优势,按照“差异化、规模化、循环化、高端化、清洁化”理念,布局烯烃、芳烃、焦油、节能建材四条产品线。该基地在发展定位和方向上注重差异化竞争,着重发展新型煤化工下游精细化学品及新型合成材料等高端产品;在发展模式上,大力实施循环经济,着力形成产品线的协同和循环利用,实现资源最大限度的利用,节约大量耕地,减少废弃物排放,减少大气污染,提升绿色清洁水平,降低各环节的成本。炼焦企业排放的焦煤气,可用来进行甲醇、烯烃、芳烃等化工产业链的延伸,如基地甲醇以焦炉尾气为原料,成本比同类产品降低200―300元,芳烃及上游废弃的驰放气等为原料成本降低15%;煤矸石除进行电力生产外,还可利用开发新型墙体材料、微晶玻璃等产品,仅煤矸石综合利用一项,每年消化300万吨,从而有力地提升基地企业整体竞争力。目前园区正在规划全产业链的循环化改造,真正把煤炭吃干榨尽。
通过几年的建设,该基地已基本形成化工产业单一产业模式逐步向具有区域特色的“煤-焦-电-化-材”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向下游精细化工产业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五大发展理念,摆在首位的就是创新发展,这为我们实施创新驱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运用、引领新型煤化工产业健康发展,带来了新的难得机遇。”肖超英强调。
优化升级在转型中不断探索
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方向符合国家鼓励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要求,也是契合当前煤炭行业供给侧补短板的迫切需求。
未来五年,淮北市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将迎来新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机遇,淮北市应该因地制宜,加大产业结构调整,促进非煤产业的优化升级,不断推动煤城从资源导向向市场导向转身,可促进加速塑造产业经济升级版。煤炭深加工,拉长产业链,发展精细化学品和高档合成材料,推动产业升级,这是淮北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基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产业升级固然能将城市带上转型发展之路,但是,新型煤化工产业具有投资高,煤炭消耗和水资源消耗大,污染物排放大的特点,还存在着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和产业政策风险。因此,淮北在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的道路上还需要不断探索,结合本地的环境承载力、治理成本以及水资源条件,统筹规划、科学布局、严格准入。
首先,加大项目建设力度,把相关项目纳入“大督查”工作范围,定期督查调度,严格考核奖惩,形成重大项目快推进、快建设、快见效的良好局面。其次,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淮北矿业集团、煤化工基地管委会要紧紧围绕基地发展,千方百计吸引上下游关联企业入驻基地,将煤化工产业招商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加以推进。最后,要形成工作合力。全市各单位、各部门积极协调配合,煤化工基地建设指挥部要充分发挥领导、指导、协调作用,做好服务和落实工作。
同时,可借鉴其他煤炭资源型省市的先进经验和创新技术,坚持“不能停止发展、不宜过热发展、禁止违背规律无序建设”的方针,在生态环境和资源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有序推进新型煤化工项目建设,推动城市转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