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招商指南
位置
淮北市位于安徽省北部,东经116度23分——117度02分,北纬33度16分——34度14分之间。地处华东地区腹地,苏、鲁、豫、皖四省之交,北接萧县,南临蒙城,东与宿州比邻,西连涡阳和河南永城。南北长108公里。
地形
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在15~40米之间,坡降为万分之十一。境内有相山(海拔342.8米)、老龙脊(海拔362.9米)及一些小山丘,其余为冲积平原,面积达2354.5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85%。平川广野是淮北市地貌的主要特征,以寒武和奥陶系地层形成的山丘,分两列由东北向西南延伸,濉、龙、岱、闸、沱、浍诸河贯穿而过,采煤塌陷而成的矿山湖点缀着市区。
气候
淮北市地处中纬度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主要气候特征是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水适中,春温多变,秋高气爽,冬季显著,夏雨集中。 春季(3至5月)温暖,平均气温为14.7℃,平均降水量为160.7毫米,天气多变,多吹东南风或东风,有利于春播和越冬作物生长。 夏季(6至9月)炎热多雨,多吹东南风或东风,降水集中且强度大,日照充足。夏季平均气温为26.5℃,最高气温达41.1℃。降水量历年平均475.3毫米,超过全年降水量的一半以上,为喜温作物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秋季(9至11月)凉爽,降温快,日差大,多吹东北风。季平均气温为15.6℃,降水量为168.1毫米,有利于秋季作物成熟。 冬季(12月至次年2月)寒冷干燥,雨雪皆少,偏北风。季平均气温为1.7℃,月平均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为-3.7℃,最低气温达-21.3℃。季平均降水量为50.7毫米,占全年5.8%,有利于越冬作物安全过冬。
水文
地表水
降水形成坡面径流,汇集进入沟渠、河道或人工村塘、塌陷洼地,形成地表水。全市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1619.72×104立方米/年。其中,平水年(P=50%)为1722.93×104立方米/年;偏旱年(P=75%)为193.89×104立方米/年;干旱年(P=95%)为171.12×104立方米/年。 市境内偏旱年和干旱年由于降水量减少,河道径流量大为减少,体现出境内河流均为雨源型河流,其资源枯丰完全依赖于降水补给的多寡。
地下水
淮北市地下水资源丰富,主要由第四系潜水和裂隙岩溶承压水构成,共分为相山、青龙山至王场和符离集3个水系。据安徽省地质矿产局第一水文队勘探结果,辖区内地下水开采模数累计为4.16~5.04万吨/小时,其中第四系浅层地下水开采模数为15~25万吨/年·平方公里,市区北部偏大,浅层水资源为2.6~3.4万吨/小时。浅层水主要来源于降水沿裸露基岩山区和基岩浅埋区上复松散层,以及平原区陆面入渗蓄存和向下越层补给形成的。这部分水资源属面上分布,难以集中开采,其水质主要受土壤和地表水质影响。岩溶承压水开采模数为1.56~1.64万吨/小时,它是全市赖以生存的最重要水源,由寒武、奥陶系石灰岩出露组成的萧相背斜和闸河向斜共同组成淮北深层承压水含水构造体系。深层承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是靠萧相背斜裸露基岩接受降水入渗,以及第四系潜水的影响。这部分水的功能主要是全市工业和城镇生活用水,开采量大。
淮北市多年平均地下水总补给量(即地下水资源总量)为8155.09×104立方米/年。其中,平水年(P=50%)为8148×104立方米/年;偏旱年(P=75%)为6626.32×104立方米/年;干旱年(P=95%)为6141.30×104立方米/年。
招商热线:400-151-2002